夏季高温潮湿,浴具易因水垢、皂垢、霉菌及人体代谢油脂堆积而滋生细菌,清洁时需兼顾去污、杀菌与防霉。以下从不同浴具类型出发,结合夏季特性,提供科学清洁方案及预防技巧:
一、核心清洁原则:针对夏季特性优化
高频清洁 + 干燥防霉:
夏季建议每周深度清洁 1 次(普通季节可 2 周 1 次),清洁后用干抹布擦干表面,打开浴室门窗或排气扇,避免潮湿环境成为霉菌温床(25℃~35℃是霉菌繁殖高发温度)。
分材质选清洁剂:
陶瓷、不锈钢:可用酸性清洁剂(如白醋)去水垢;
玻璃、亚克力:避免强碱性清洁剂(如 84 消毒液),以防腐蚀表面;
硅胶材质(如地漏密封圈):重点用酒精消毒,防止发霉。
二、不同浴具深度清洁指南
■ 浴缸 / 淋浴底盘:攻克皂垢与霉菌
预处理:软化顽固污渍
用温水冲湿表面,撒上小苏打(50g/㎡),静置 5 分钟;若有霉斑,可喷稀释的白醋(醋:水 = 1:1)或含氯消毒水(需按说明书稀释,避免直接接触皮肤)。
重点清洁步骤
皂垢清除:用软毛刷刷洗排水口附近、边角接缝处(皂垢易堆积),或用旧牙刷蘸取牙膏 + 白醋混合糊(1:1)刷洗;
霉菌消毒:若发现黑色霉斑,用棉球蘸取 3% 双氧水涂抹,静置 10 分钟后冲洗(比 84 消毒液更温和,适合亚克力浴缸);
水垢去除:玻璃浴缸或瓷砖缝隙的水垢,可用柠檬酸溶液(10g 柠檬酸 + 500ml 温水)喷洒,静置 3 分钟后用海绵擦净。
收尾:防菌养护
清洁后喷一层浴室专用防霉喷雾(含银离子抑菌成分),或涂抹薄薄一层凡士林在边角接缝处,减少污垢附着。
■ 淋浴头 / 水龙头:水垢与细菌双重清洁
水垢浸泡法
拆下淋浴头(若不可拆,用塑料袋装白醋包裹),放入容器中,倒入白醋 + 温水(1:1)浸泡 2 小时(夏季温度高可缩短至 1 小时),水垢会自动脱落,再用牙签疏通出水孔;
水龙头镀铬表面的水垢,用柠檬切片擦拭,既去垢又增亮。
杀菌处理
浸泡后用 75% 酒精喷洒内部管道,或用含氯消毒水(1:100 稀释)冲洗,杀灭内部滋生的军团菌(夏季温水管道易繁殖)。
■ 浴室瓷砖 / 玻璃隔断:水垢与水渍克星
日常快速清洁
每次洗澡后用橡胶刮水器刮除玻璃表面水渍(比自然晾干减少 50% 水垢沉积);
瓷砖缝隙的霉斑,用旧牙刷蘸取漂白水(1:5 稀释)刷洗,再用清水冲净(避免长时间接触瓷砖釉面)。
深度清洁配方
自制 “去污膏”:小苏打 + 洗洁精 + 少量水调成糊状,涂抹在瓷砖水垢处,静置 10 分钟后用百洁布擦洗(勿用钢丝球,以免刮花);
玻璃隔断的顽固水渍,可用剃须膏涂抹后擦拭(含表面活性剂,去污同时形成保护膜)。
■ 地漏 / 排水口:防堵塞与异味
物理清洁
每周用镊子或地漏清洁钩取出毛发、皂渣等杂物,避免堆积发酵(夏季异味更明显);
地漏盖用热水 + 洗衣粉浸泡 15 分钟,刷洗后晾干。
杀菌去味
倒入 1 杯小苏打 + 半杯白醋,产生气泡后静置 10 分钟,再用热水冲净,可分解油脂并杀灭细菌;
若异味严重,可定期投放地漏专用除菌泡腾片(含氯或酵素成分),溶解管道内壁污垢。
■ 浴帘 / 地垫:织物类清洁重点
浴帘(PVC 材质)
用洗衣机冷水洗涤,加入中性洗涤剂 + 半杯白醋,去除皂垢和霉味,洗涤后挂起自然晾干(避免暴晒导致硬化);
布质浴帘需定期用消毒洗衣液(如含氯洗衣液)浸泡 15 分钟,再正常清洗。
防滑地垫
每周用硬毛刷蘸取肥皂水刷洗表面凸起处(易藏污),冲洗后放在阳光下暴晒 4 小时(紫外线杀菌),若发现霉斑,可用稀释的漂白水(1:20)浸泡 5 分钟再清洗。
三、夏季清洁避雷指南:避免 3 大误区
≠ 过度使用 84 消毒液:
直接接触亚克力浴缸或金属件易导致变色、腐蚀,建议稀释后(1:100)仅用于瓷砖、水泥地面的霉斑处理,且作用时间不超过 5 分钟。
≠ 用钢丝球擦玻璃或陶瓷:
会留下细微划痕,反而更容易吸附污垢,建议用海绵或超细纤维布。
≠ 清洁后不擦干:
夏季高温高湿,残留水渍会加速水垢和霉菌生成,尤其是淋浴头、水龙头等金属部件,擦干可减少生锈概率。
四、长效预防技巧:让清洁事半功倍
通风控湿:安装浴室暖风机或排气扇(功率≥25W),洗澡后持续运转 30 分钟,将湿度控制在 60% 以下(可放湿度计监测);
工具悬挂收纳:浴刷、海绵等用挂钩悬挂,避免浸泡在积水里,每周用开水烫洗 1 次杀菌;
定期消毒:每月用蒸汽清洁机(温度≥100℃)对浴缸、瓷砖进行蒸汽杀菌,或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 30 分钟(人需离开)。
通过 “分材质清洁 + 高频干燥 + 预防为主” 的策略,既能应对夏季浴具的清洁难题,又能从根源减少细菌和异味滋生,打造干净卫生的浴室环境。
上一个:如何选择灯具尺寸
下一个:没有了